龙文玉
“例”,有规矩、规则之意。“惯例”是一种持续一贯的状态,而“破例”则是逆于“惯例”的一种行为方式。
“破例”之所以能成“惯例”,有被表象掩盖的深层次成因。
“破例”自“小”垒起。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积小量成大量,会导致事物发生质的变化。工作中,一些“小”事时常充盈于耳。有些工作人员,上班迟到、早退司空见惯,上班时间内或陶醉“抖音”,泛游股海,沉迷戏里;或借故脱岗,“外出公干”,难觅影迹。
“破例”碍“情”而施。一直以来,法与情的话题颇受争议,如果以“法不外乎人情”与“法不容情”而论,在一个讲究情缘和法治的社会里,“情”“法”妄置现象仍时有所闻。一些“曾经的同学、昔日的同事、多年的老友战友”相见相邀,转移特定场所,格外“破例”豪饮,为“破例”成“惯例”打开“感情交流”的阀门。尽管不合规,但显得很“融情”。
“破例”假“公”行之。工作中,下级接待上级的各项检查,同级之间的横向交流,地方举办的重大节庆活动等这些正常的公务活动,仍频现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光影。在脱贫攻坚实施第三方绩效评估的情况下,有的为了掩盖某些问题,与评估人员格外套近乎,调高接待标准,还“破例”敬酒,尽展“特色”。这貌似“热情”的接待,所欲何为,难以名状。
揆诸事实,此类“破例”就在身边。如果经常这样“破例”,也就逐渐转变成了“惯例”。这是解决“四风”问题不彻底的表现,严重违背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是在告诫那些想“破例”的人,作风建设不可有一丝松懈。
莫让“破例”成“惯例”,党员干部要严格自律,时常修身养性,心底无私,不断净化自身“不想为”“不愿为”的内在主动意志,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要强化监督,不等待观望,不松懈歇脚,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要时刻牢记不能“破例”的纪律红线。要严格执纪问责,通过暗访、督察、曝光等方式,铸造“不敢为”的外在强制意志,决不能“吼吼嗓子、做做样子”。
如是,新时代的政治生态环境会更加清廉清朗,社会风气会更加愉悦和畅。